投稿须知
《语言学研究》征稿启事
 
《语言学研究》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辑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。本刊创刊于2002年,2011年起改为半年刊,每年两辑,现已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索引(CSSCI)来源集刊(2014-2015,2017-2018)。
《语言学研究》旨在为广大语言学研究者提供发表见解,探讨各种学术问题的场所。来稿可对现有语言学研究进行梳理、评述,对学科发展提出设想,或者以理论为指导对某个文本/话语片断进行描述,展开实证研究等。我们特别希望投稿者能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争鸣,提出新的观点、新的理论模式,以进一步推动语言学科的健康发展。
本刊现有栏目包括语言学理论研究、具体语言研究、语言对比研究、语言应用研究、书评等,欢迎广大语言研究者踊跃投稿。
本刊审稿期为三个月。来稿请使用网上投稿系统:http://yuya.cbpt.cnki.net/WKE/WebPublication/index.aspx?mid=yuya
本刊拒绝一稿多投。如有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,将不再接受投稿人的任何稿件,并通告有关期刊。
 
附:语言学研究体例
1.首页:中、英文题目,作者姓名、单位、学历、职称、研究方向、通讯地址、电话、电邮。
2.次页仍以中、英文题目开始,下接“”(中文200字左右,英文100词左右);“关键词”(3-5个),以分号隔开。
3.“关键词”后开始“正文”(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;书评5000字) 
    a. 正文章节标题或小标题独占一行,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(从1开始)表示,形式为:
    1 1.1 1.2 …… 2 2.1 2.2 …… 
    b. 正文一律采用脚注
    c. 正文行文中非汉语姓氏一律使用外文原文;外语例句需提供汉译;
    d. 例句编号用[1]的形式;
    e. 重要术语如果首次在国内语言学期刊上出现,请随后附上外文原文。
    f. 文内夹注的文献放在括号内,如Chomsky, 1965: 12)。    
4.参考文献:只列引用文献,先外文后中文,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拼音字母序排。文献依次为作者姓名、出版年文献题名、书/刊名、版
次、出版地、出版者
或期数及起止页码。外文书/刊名以斜体书写,实词首字母大写;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,仅篇名首字母大写。例:
Halliday, M. A. K. & Hasan, R. 1985. Language, Context, and Text: Aspects of Language in a Social-Semiotic Perspective. Victoria: Deakin
University Press.
Harris, Zellig. S. 1952. Discourse analysis: A sample text. Language 28: 474–494.
Coupland, N. 2014. Social context, style, and identity in sociolinguistics. In J. Holmes and K. Hazen (eds.)Research Methods in Sociolinguistics:
A Practical Guide. 
West Sussex: Wiley Blackwell. 290-303. 
2013,超学科研究与学科发展。《中国外语》(6):16-22。
克里斯特尔(David Crystal)(编),沈家煊(译),2004,《现代语言学词典》。北京:商务印书馆。
朱瑞熙,1990,宋元的时文——八股文的雏形。《历史研究》(3)。2001年收录于《城集》:1–22。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。